不来电!国米与法甲球员真是“八字不合”,近些年引援花费数亿欧

admin 法甲

近年来,国际米兰从法甲联赛引进了不少球员,但这些引援所带来的实质性帮助,几乎可以说是微乎其微。从孔多比亚、达尔伯特、卡莫拉到阿古梅、恩里克和迪乌夫,蓝黑军团在法甲市场上的投入,最终换来的却是失望和巨大的经济损失。

回溯过去,2015年夏天,国米花费3600万欧元引进了摩纳哥的孔多比亚。这位法国中场曾被寄予厚望,然而在国米的两个赛季里,孔多比亚仅贡献了1球2助攻,最终在两年后被以2200万欧元的价格卖给了瓦伦西亚。紧接着,2017年,国米从尼斯引进了达尔伯特,花费了2100万欧元。本以为这位巴西左路边卫能为球队提供进攻上的推动力,但现实却是两年内他仅交出了1球1助攻的成绩单,最终开启了外租生涯,直到2023年夏天以自由身离队。

2018年,国米再次从法甲引援,支付了650万欧元引进了卡拉莫。2019年夏天,又从索肖引进了阿古梅,转会费为450万欧元。虽然这些交易的单笔费用不算高,但合计超过1000万欧元的投资却未能带来任何实质性回报,最终两位球员都匆匆结束了他们的蓝黑生涯。所有这些失败的引援积累起来,意味着数千万欧元的巨额损失。而这些损失,正是在财政公平法案(FFP)框架下,限制了国米在转会市场上的操作空间。直到上赛季结束,国际米兰才终于在财务报表上实现了扭亏为盈。

然而,这些失败的引援并未能引起国米高层的警觉。在今年夏天,俱乐部依然选择引进了法甲球员恩里克和迪乌夫,花费了2280万欧元和2200万欧元。这似乎表明,俱乐部依然未能摆脱某种固有的思维定式,认为法甲市场是一个充满“高潜力、低价格”的宝藏。然而,现实的结果再次让人失望。

本赛季,恩里克和迪乌夫的表现迄今为止堪称尴尬。两位新援至今的数据显示,他们分别为0球0助攻。更令人失望的是,二人的位置分别是边锋和攻击型中场,按理来说,这些位置应该能够带来进攻端的贡献。

从孔多比亚到迪乌夫,近十年来国米在法甲市场的引援屡屡失败,成功率几乎为零。这不禁让人怀疑,俱乐部的球探系统是否对法甲球员的适应意甲的能力评估存在偏差。毕竟,法甲和意甲的战术体系有着明显的不同,前者更注重身体素质,后者则更讲究战术执行。看似两者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差距,但从国米多次尝试的失败来看,这道无形的壁垒似乎越来越明显。

0 3